仅限内部使用
公募保险及私募信托客群动态

公募保险动态

超40只中证A500指数基金同日上报

在迎来首批中证A500ETF成功上市之后,10月15日,43只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基金产品同时上报,可谓盛况空前。Wind数据显示,共有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在内的11家基金公司上报了场外中证A500指数基金,同时还有22家基金公司上报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10家基金公司上报中证A500ETF联接基金。头部基金公司及外资公募、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等各类基金公司均有意参与。

 

目前ETF竞争愈发激烈,基金公司布局场外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也是在被动投资大时代背景下,差异化发展的路径之一。中证A500指数的投资价值在于其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反映了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中证100指数更名为中证A100指数,中证“A系列”指数扩容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10月11日宣布,计划于10月28日将中证100指数名称与简称分别调整为“中证A100指数”和“中证A100”。

中证100指数发布于2006年5月,并于2022年6月进行了优化,以更好表征A股龙头公司表现,进一步提升指数可投资性。优化后的指数编制方案融合行业均衡、ESG、互联互通等要素,与中证A50、中证A500等中证“A系列”特色宽基指数更为接近。

 

中证“A系列”特色宽基指数体系已初步形成,包括中证A50、中证A100、中证A500等指数,从行业均衡视角反映A股各行业代表性公司表现,多维度刻画资本市场结构变化以及宏观产业转型,为投资者配置A股代表性公司提供工具。与以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为代表的中证主要规模指数系列形成互补。

 

美股规模最大中国资产ETF规模翻倍

FXI、ASHR等多个投向中国资产的美股ETF最新份额均创出历史新高,一举扭转此前规模不断缩水的局面。其中,FXI规模于10月9日历史首次突破百亿美元。

FXI(iShares China Large-Cap ETF)是全球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旗下安硕iShares发行的中国资产ETF。该ETF目前是美股上市跟踪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ETF,截至10月11日的规模为108.61亿美元,是9月23日规模的1.7倍,其间规模增加68.62亿美元。FXI规模于10月9日历史首次突破百亿美元。

 

在此轮中国资产大反弹行情,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ETF均是最大赢家。凭借交易灵活、费用低廉、持仓透明、投资组合分散等明显优势,ETF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共同追逐中国资产的重要工具。

 

社保基金、养老基金2023年取得正投资收益

社保基金通过科学管理和多元化投资,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可以提高社保基金的支付能力,减轻国家财政压力。2023年,社保基金投资取得正收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2023年,基金投资收益额250.11亿元,投资收益率0.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投资收益率为1.02%)。其中,已实现收益额794.61亿元(已实现收益率3.13%)。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7.36%,累计投资收益额16825.76亿元。

 

中长期资金投资运作专业化程度高,稳定性强,对于克服市场短期波动,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压舱石”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全国社保基金成立以来在境内的股票市场投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10%以上,成为A股市场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典范。以养老资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不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可以从中获取投资收益,有利于自身的保值增值。

 

 

私募信托动态

私募机构积极发行新产品入市

截至9月30日,9月份合计备案私募证券产品353只,环比增长171.54%,其中半数以上为股票策略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在量化CTA策略产品中,量化多策略和量化趋势比较受青睐,股票量化多头产品中,空气指增最受青睐,9月备案产品数量明显高于其余指数增强产品。期货和衍生品策略因其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专业投资者的青睐。多资产配置则可以利用不同资产之间的轮动效应来致力获取稳定收益,被认为是穿越不同经济周期的有效手段。多资产策略和期货及衍生品策略比较受市场青睐,9月份分别备案65只和42只,占比分别为18.41%和11.90%。从规模来看,9月备案产品主要来自0~5亿元的小型私募机构,合计备案产品149只,占备案产品总量的42.21%。9月有备案产品的百亿私募有20家,合计备案产品50只。从规模来看,在49家备案产品数量不少于2只的私募管理人中,100亿元以上私募管理人数量最多达到11家。

 

市场行情转变,私募管理人新发产品情绪回温。 

 

部分衍生品策略私募停收管理费

近期A股市场的波动,给部分衍生品策略带来不小压力。10月16日,知名私募上海幂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幂数资产”)发布公告,受市场大幅波动影响,公司旗下期权产品出现创历史的回撤。为尽快修复净值,经公司内部商议后决定,对旗下期权产品轮流暂停收取管理费。
幂数资产是业内较为知名的从事期权套利的私募基金。公开信息显示,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由证券业内具有十年以上投资经验的专业团队创建,是国内专业从事量化投资资产管理的对冲基金之一。

 

“期权套利策略的特性就是平时赚的少、不过业绩平稳,但极端行情下就可能会有较大亏损,因此对管理人的风控要求很高。海外看有的很多经验教训,比较典型的像LTCM(长期资本)就是采取套利模式,最终因巨额亏损倒闭。”有私募人士表示。

 

行情变动较大,需注意相关策略极端风险事件发生。

 

券商私募资管产品新设踊跃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券商私募资管总规模为5.75万亿元,较7月末减少了1012.13亿元,降幅为1.73%,较去年末增加了4429.85亿元,增幅为8.35%。同时,8月份券商私募资管产品设立规模为近一年内新高,显现出券商资管业务蓬勃发展的态势。

 

当前,券商资管正积极践行公募与私募双轮发展的战略。中证协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行业资管业务总规模为9.27万亿元,同比上升1.17%,以主动管理和净值化为代表的集合资管计划规模占比和公募产品规模持续提升,其中,公募基金(含大集合)规模1.06万亿元,同比增长9.74%,规模占比达到了11.41%,资管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后续可关注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合作机会。

 

9月以来,已有3家证投类私募完成了协会登记备案

九月以来,根据中基协数据显示,共备案了3家私募,分别为泓熙(江苏)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秋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京柚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家私募规模均在0-5亿且均成立于2023年;办公地看2家上海1家广东。

 

泓熙基金实控人毛隽拥有较强的产业及期现货投资背景,曾经在五矿、锦盈资本等供职,按照现有背景猜测,该私募未来核心投研及策略方向可能会是CTA、套利等;广东秋千私募实控人缪炜欧曾供职于共青城极量投资、瑞明资本以及广东元朔投资,历任研究员、投资总监、基金经理等职务;南京柚合私募实控人孙奇履历丰富,曾供职于永安期货、中信中证资本、中信寰球等头部机构,且从事的均为化工品、能源等产业部门,可以猜测核心研究方向可能是能源化工产业,不排除未来的核心策略以CTA为主。

 

相较于8月全月新备案的6家证投类私募管理人,9月新备案的3家虽然没有像邬传雁这样的国内顶级投资大佬“奔私”,但也具备较强的投研及产业背景。私募行业新鲜血液的不断供给和未来私募行业的整体回暖,在合规为准绳下,为行业整体健康稳健前行共同赋能。

 

 

银行及理财子动态

央行正式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10月18日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分别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下称“21家金融机构”)可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21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合理确定贷款条件,自担风险,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

 

2.25%的贷款利率对于上市企业和主要股东已经是很低的利率,体现了央行方面对推动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支持力度。业务层面,我司可利用投行、分支业务资源,积极来联系上市公司股东获取相关证券户。

 

六大行官宣再次降息

10月18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分别发布公告,下调存款利率,一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创有记录以来新低。六大行均已更新存款挂牌利率。定期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降25BP,1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降5BP至0.10%。

 

这是继7月后,时隔不到3个月大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也将是自2022年9月以来大行第六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是LPR下行叠加存量按揭利率下调的结果。

 

11家理财公司单月规模缩减

据业内汇总的独家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11家主要银行理财公司(包括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5家国有行理财公司,以及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浦银理财和平安理财6家股份行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合计为18.97万亿元,较8月末下降约6400亿元。进入10月后,理财规模的收缩还在持续,随着股市的冲高回落,进入股市资金开始放缓,理财规模也开始企稳回升,10月10日开始,理财规模有所回升,其中现金管理类产品到10月11日已较2日前回升约2400亿元。

 

“股债跷跷板”效应叠加三季度末季节性因素,银行理财市场规模遭遇一定规模的赎回压力。短期理财规模稳定性仍存在一定风险。后续需持续关注财政政策等政策工具落地情况和具体金额,“股债跷跷板”效应或对理财规模还会存在一定影响。

 

央行公布9月金融数据

10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布的最新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02万亿元,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1%;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5.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68万亿元,9月末的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6.8%,比上月末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下降7.4%。

 

本月社融数据呈现私人部门缩表和风险资产流动性压力大幅缓释,体现在提前还贷强度来到过去几年低点,同时非银存款位于历史高位,带来M2的企稳回升;未来资金能否从金融资产外溢到实体经济将是决定股债方向的关键,因此M1是观察政策效果的关键变量。

 

央行明确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

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公告(下称“《公告》”)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有关事宜,明确1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在与商业银行市场化协商调整房贷利率加点幅度的同时,也可协商调整重定价周期。同时,央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倡议》(下称“《倡议》”),明确各商业银行原则上应于2024年10月31日前应统一对存量房贷(包括首套、二套及以上)利率实施批量调整。

 

批量调整后,借款人存量房贷利率原则上将降至不低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即“LPR-30个基点”。在批量调整和常态化调整阶段,均不再区分首套、二套房(有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且区分首套二套的城市除外)。故北、上、深二套及以上存量房贷需考虑当地政策下限。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有利于借款人进一步降低房贷利息支出,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也有助于稳定购房者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1.本材料仅供内部学习、参考,不得外传。
2.本材料所载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收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
3.本材料中各类信息仅代表资料收集当日我们从公开媒体资料中获取的信息,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
4.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顾问建议、投资咨询、投资建议、研究报告等。
5.市场环境变化,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本材料内容的准确性。
6.本材料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印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