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间,华夏、易方达、嘉实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披露旗下基金二季报。二季报显示,中央汇金二季度申购了易方达沪深300、嘉实沪深300、华夏沪深300、华夏上证50等多只ETF,按照成交均价估算,二季度申购金额或接近150亿元。
“国家队”继续出手,未来申购金额或有望进一步增加。
年初至今,科创板公司合计披露211份回购计划,涉及金额超过204亿元,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这些资金有望在二级市场大举买入。
回购方案密集推出,彰显了科创板公司对自身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近段时间,公募REITs市场出现一些新的战略配售投资者“面孔”。除了原始权益人、保险、银行理财等传统战略配售投资者之外,包括担保机构、私募基金、实业投资公司等在内的机构也开始出现在公募REITs的战略配售名单之中。
非传统机构相对更关心分派率的绝对值大小,同时也关心分派率的稳定性。品种的选择上,他们往往关注新能源这类短期分派率较高、分派相对稳定的品种,以及个别有一定区位优势的仓储物流品种。
7月23日,自然资源部与上交所共同发布“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简称“海洋经济”,代码:932056)是国内首只覆盖沪深京港全市场的海洋领域综合性指数,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联合编制。“海洋经济”指数及时反映海洋领域上市公司运行态势,对打造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风向标、引导资本向海洋经济领域聚集、促进金融资本在海洋实体经济中的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海洋经济”指数样本股213只,涉及20个海洋及相关产业。据测算,自基准日2012年12月31日至2024年7月22日,指数年化收益率为7.5%。
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措施,不断健全“上海指数”体系,助力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特别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推动金融更好服务海洋强国战略。
近日,经上海市政府专题会审议同意,上海市气象局、上海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上海市探索“气象×金融”协同联动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深化气象、金融联动发展,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再上新台阶。《方案》致力于研究推进天气指数期货等天气衍生品的发展,开展气温、降雨、风力、日照等天气指数衍生品设计,加强气象资讯类服务,助力企业强化ESG能力建设,提升趋利避害效益。
天气类衍生品助力ESG发展。
方便机构投资人战略资产配置,MSCI推出130支私募指数
7月22日,全球知名的金融服务提供商MSCI宣布推出130支私募资本封闭基金指数(MSCI Private Capital Closed-End Fund Indexes),以满足机构投资人对私募市场日益增长的浓厚兴趣。这130支私募基金指数涵盖私募股权、私募信贷、私募房地产、私募基建和私募自然资源等资产类别,是对MSCI现有80余支实物资产基金指数和房地产指数的有力补充,为投资人提供了关于全球私募市场的最大视角和私募投资的所有风险范围。
固定收益推动贝莱德规模创新高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日前公布今年第二季度业绩,显示截至6月底,其资产管理总规模创下10.6万亿美元(单位下同)的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的9.4万亿增长近一成三(12.8%)。根据披露,今年上半年,贝莱德录得1,400亿美元的净新资金流入,其中二季度的净流入达到820亿美元。对此,贝莱德表示,「大部分的资金流入与私募市场、固定收益主动投资及ETF有关。」仅今年二季度,来自于固定收益主动投资的净流入新资金就达到350亿美元,创下贝莱德历史上单季收获固定收益投资净流入的最高记录。
纽约梅隆银行:推出一站式顾问投资解决方案
近日,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在其INSITE会议(年度全球客户大会)上宣布,通过其子公司BNY Mellon Pershing推出整合产品,将纽约梅隆银行的管理账户平台、资产配置和基金选择、投资管理产品、定制税务解决方案、财富管理平台Wove平台与BNY Mellon Pershing的托管和清算服务整合成一个全面的、统一的客户服务包,为财富顾问提供一站式投资解决方案。
新加坡资产管理规模首度跑赢香港
7月19日,新加坡金管局(MAS)发布《2023新加坡资产管理问卷调查报告》(Singapore Asset Management Survey 2023),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新加坡的资产管理行业(包括财富管理)总规模达到5.41万亿新元,合31.4万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而在此之前的7月12日,香港证监会(SFC)亦发布《2023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行业总规模同比上涨3%至31.19万亿港元。也就是说,截至去年年底,新加坡资产管理行业规模超过了香港。而这也是新加坡第一次在资管(包括财管)行业总规模上超越香港。
TRS更新战略资产配置:股票基准剔除中国内地和香港
在7月18-19日举行的德州教师退休基金(TRS)董事会会议上,除了TRS将从私募股权撤资近百亿美元的消息引发全球投资人关注外,还有一个重大决定事关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股票市场。根据会议记录,TRS董事会通过了由养老金首席风险官兼风险与组合管理部高级董事总经理James Nield及养老金信托策略总监Mike Simmons于今年5月联合提出TRS战略资产配置更新提议。其中,将新兴市场股票配置比例从9%降低至1%,并将基准从目前的「50% MSCI新兴市场指数+50% MSCI新兴市场(除中国)指数」,改为「MSCI新兴市场可投资市场(除中国)指数」(MSCI EM Investible Market ex China)。
海外机构在固定收益、私募股权、投顾等方面动作频频。海外业务则机遇和挑战并存。
景顺发行一只气候变化ETF
6月26日,景顺发行一只气候变化被动型产品,跟踪MSCI全球气候500指数。在选股时,指数目标是最小化产业发展对气候转变的影响。近两年美国市场ESG策略的关注度较低,但随着极端气候出现的频率不断提升,ESG相关策略更多转向气候策略。
First Trust发行一只护城河ETF
近期,市场对护城河、现金流等高质量企业的筛选策略关注度较高。护城河是巴菲特最先提出的理念,指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头部企业。6月27日,First Trust发行一只护城河ETF,跟踪标普500护城河指数,该指数根据公司的资本回报率、毛利率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挑选50只最具竞争力的股票,采用等权重方式进行加权。
ESG和主题投资尽管争议不断,但市场生命力仍然顽强。
深圳国资精准项目招引 , 16亿锁定「知名药企资产落地」
7月22日,“绿叶制药”宣布,上市公司的附属公司“绿叶制药(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绿叶”)获得了来自“深投控”(全称“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深投控资本”(全称“深圳市投控资本有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市绿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深投控绿叶基金")最高达16亿元的战略投资。此次深圳国资代表“深投控资本”旗下基金("深投控绿叶基金"注册规模35亿元人民币)对“深圳绿叶”的大手笔投资,可以看作是深圳国资融合产业龙头与金融资本,为创新医药产业在深圳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的一次“精准”项目招引和项目培育。
湖北成立100亿「绿色低碳发展母基金」
7月20日,在湖北碳市场开市十周年主题活动上,总规模100亿元的“湖北绿色低碳发展母基金”宣布成立。该基金由湖北宏泰集团发起,联合中国诚通集团、湖北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武汉市黄陂区政府等共同组建,已完成注册登记,首期出资20亿元。基金(将通过母子基金的形式)主要投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基建、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以及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产业,助力湖北绿色转型发展。
上海淡马锡,一天落地890亿
继北京发布新一批总规模50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后。上海也出手了,总规模890亿的三支产业先导母基金于近期宣告成立。分别是450亿规模的集成电路母基金,投向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装备材料和零部件等领域;215亿规模的生物医药母基金,投向创新药物及高端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高端制药装备等领域;225亿规模的人工智能母基金,投向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农银资本联合广东政府资金设立基金,聚焦广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与政府投资平台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分别认缴9.99亿成立广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备案。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认缴20亿元,将聚焦广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基金模式充分挖掘粤东粤西粤北资源禀赋,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能级提升。
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是股权投资领域长盛不衰的风口。
自2024年7月11日起暂停转融券以来,沪深两市的转融券余额便不断压降。Wind数据显示,最新公布的公募基金2024年二季报中,ETF的转融券出借规模显著缩减。自今年2月起多家基金公司响应监管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至二季度末,ETF转融券出借规模降至59.57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减少超过90%。
ETF转融券出借规模持续减少,对少部分出借占比较大ETF基金增厚收益影响较大。
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当前量化监管工作进展、后续强化监管的考虑作出了进一步回应。称今年以来,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总体稳中有降,交易行为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截至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余个,年内下降超过20%,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行为在过去3个月下降近6成。
程序化交易政策实施以来,市场显著减少了高频交易账户,同时降低了异常交易行为,彰显了监管措施在促进市场健康和稳定发展中的积极效果。随着近期交易所对高频交易差异化收费方案的公开征询,预计未来高频交易的成本将大幅增加,这将进一步降低高频交易账户的数量,并促使一些高频交易者重新考虑和调整他们的投资策略。
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展示了以下几类趋势:一是债牛行情+规范手工补息带动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修复。二是总量层面,银行理财、存款替代效应凸显,银行理财存续余额新增1.67万亿元至27.97万亿元。三是格局层面,国有行理财子更为受益,规模增量领先。四是产品层面,固收类仍为规模增长主要驱动,现金管理类规模有所下滑。五是分期限看,中短期产品规模快速扩容, 3-6个月产品募集资金大幅增长。六是资产配置层面,存款等货币市场类仓位下滑、债券配置提升。七是收益率方面,债市行情下银行理财近6月收益有所提升,较其他资管产品优势突出。八是监管层面,中小银行自营理财或压降,未来或将加码发力渠道代销。
目前监管层促使相关银行加快转型步伐,银行理财公司现已增至32家,部分中小银行仍在积极申请理财子牌照,但监管审批节奏整体放缓,预计审批难度较大。随着监管政策趋严,银行理财牌照非常稀缺,对于银行理财子客户必将是机构理财兵家必争之地,谁能洞察银行理财子客户的核心需求,充分整合集团资源,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经营效率,谁就能脱颖而出。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1.本材料仅供内部学习、参考,不得外传。
2.本材料所载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收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
3.本材料中各类信息仅代表资料收集当日我们从公开媒体资料中获取的信息,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
4.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顾问建议、投资咨询、投资建议、研究报告等。
5.市场环境变化,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本材料内容的准确性。
6.本材料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印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