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限内部使用
银企动态及主经纪商

上海监管出手规范信托与理财公司合作业务

6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为进一步防范潜在监管套利风险,督促信托公司提升与理财公司合作业务的合规性,近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向辖内信托公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合作业务合规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信托公司对配合理财公司使用平滑机制调节产品收益,配合理财公司在不同理财产品间交易风险资产,为现金管理类理财违规投资低评级债券、违规嵌套投资存款提供通道,配合理财产品不当使用估值方法四类问题进行排查,要求信托公司认真制定整改计划,扎实推进整改。

 

上述四类行为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平滑理财产品净值,资管新规之后,理财产品风险波动有所放大,导致客户相对而言存在体验感偏差,部分理财公司通过信托计划这种方式绕道监管,属于擦边球行为。此次《通知》对上述违规行为进行穿透式监管,要求回归理财的本源,不能通过信托合作业务来隐匿风险。

 

多家银行宣布“提前终止” 理财产品

6月11日,中邮理财发布中邮理财邮银财智•鸿运定制6号(盛鼎版)人民币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事项的公告称,拟于6月17日提前终止该理财产品,而其原到期日为2029年6月17日。在中邮理财之前,民生理财、交银理财等也发布了多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公告。在提前退场的理财产品中,有的甚至成立才一个多月。据不完全统计,进入6月,已有20余款理财产品提前退场,也有多款产品将在接下来一周至几周内提前终止,发行机构覆盖各大理财公司。

 

利率下行或是主要原因。优胜劣汰的新市场格局下,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已日渐常态化。不过,目前提前终止的产品占比仍处于合理区间。从各理财公司发布的产品提前终止公告分析,银行理财产品 “短命”的原因有的是采取止盈策略、有的是所投资产提前终止,更多的则是对市场运行的担忧。当前市场利率大幅下行,影响产品未来运作,在这种情况下,原本预期较高的收益率无法实现,不如终止产品、提前退出对客户更负责。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1.本材料仅供内部学习、参考,不得外传。
2.本材料所载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收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
3.本材料中各类信息仅代表资料收集当日我们从公开媒体资料中获取的信息,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
4.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顾问建议、投资咨询、投资建议、研究报告等。
5.市场环境变化,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本材料内容的准确性。
6.本材料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印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