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香港证监会官网正式公示虚拟资产现货ETF获批名单,华夏(香港)、嘉实国际、博时国际旗下相关产品在列。相关获批产品将于4月底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这也是亚洲市场上首次推出此类产品,以太币现货ETF产品更将是全球首批。
关注新型数字资产投资渠道。
受权益市场震荡、赚钱效应不佳等因素影响,作为大类资产配置工具的公募FOF,规模连续三年下台阶。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该类基金规模为1469亿元,相比2021年规模高点萎缩超700亿元。
FOF基金的出路或需锚定细分投资场景,如养老FOF等。
百亿私募思勰投资旗下的一只小市值量化精选产品,采取“1.8%管理费+0业绩报酬”,引发市场关注。此前,也有磐松资产、星旭私募基金等多家机构减免旗下指数增强等产品的管理费或业绩报酬。
部分私募产品提供类公募的工具型产品,费率收取也相对便宜。
五一小长假刚结束,面向机构销售的首批四只中债绿色普惠金融指基抢占发行市场。其中嘉实基金旗下产品“抢跑”第一棒。而国海富兰克林、东方、宏利旗下基金均定档5月9日开始发售。
随着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绿色债券或正逐渐成为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
截至2024年4月末,全市场914只非货ETF规模达2.3万亿元,前四月规模激增超4700亿元,其中四大沪深300ETF龙头产品规模新增超2900亿元,新增资金占比超六成,成为资金涌入的主方向。规模持续攀升下,头部公募非货ETF管理规模逼近5000亿元大关,即将再度刷新历史。
国内ETF市场仍然方兴未艾,未来业务创新发展仍然大有可为
近日,易方达基金投顾与陆基金平台携手升级了投顾服务,支持客户以持仓基金份额作为委托资产享受投顾服务,丰富了投顾业务可委托的资产类别,拓宽了投顾业务的服务半径。本次服务升级后,客户可以直接将自己在陆基金平台购买的基金产品委托给易方达基金投顾代为管理,无需将产品赎回后再签约转入。而易方达基金投顾在接受委托后,可以结合客户投资需求,基于对全市场基金产品的研究,帮助客户进行账户基金投资的诊断,并直接帮助客户将持仓基金转投到适合的基金投资组合策略中。
打破只能以资金形式接受客户委托的局限,允许客户以资产形式进行委托,是在投顾业务模式上的新探索,一方面增加了客户的便利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投顾机构了解到客户已投产品的情况,有助于投顾机构充分发挥资产规划、资产配置作用,努力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服务。
(1)上海国资再发力S基金
4月25日,在“聚力科创,接力未来——上海S基金联盟2024年度论坛”上,规模高达100亿元的科创接力基金(科创S基金)正式启动。科创S基金由上海三大国资运营平台之一的上海国际集团牵头设立。此前,为更好地培育资本接力机制,畅通产业和资本的良性循环,上海国际集团牵头发起设立了规模15亿元的S基金——上海科创接力一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上海科创接力一期基金”),该基金是上海国资体系第一支创投类S基金,也是业内首支集聚金控、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类型金融资本以及五省市国有资本、引导基金的S基金。该基金已于近日正式完成终关。据了解,上海科创接力一期基金获得了众多国资平台、引导基金以及金融机构的认可和支持,除基石投资人上海国际集团外,投资人还包括松江国投、成都策源、海通创新、上海齐鲁、昀曜投资、太保人寿、东方国资、江西金投、东营国投、金山资本等。
(2)华夏人寿联手普洛斯资本设立新基金
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认缴15.78亿至普洛斯资本,设立上海普粤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完成备案。基金注册资本22.54亿,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
(3)工银资本参与股权市场
4月25日,“工融国化(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注册成立,该基金主体注册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工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工商银行”旗下“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国化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央企“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旗下“国化投资”全资持股的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出资方包括“工商银行”旗下“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认缴出资23.99亿元),以及“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全称“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国化投资”(全称“国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认缴出资5.99亿元)。该支基金成为又一支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银行系AIC”)基金。“银行系AIC”因债转股而生,但未来或也成为商业银行参与股权市场的重要途径。
(4)「成都」15亿「科创接力基金」落地
5月6日,“成都科创接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科创接力基金”)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出资方包括“成都产业集团”(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环投资本”(成都环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都科创投集团”(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也称“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成都交子金控”(成都交子金控股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交投资本”(成都交投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成都高新新经济创投”旗下基金(成都高新策源启航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2023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实施情况 ”,成都市“聚焦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和科技创新项目引育,做强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和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按照‘前台分设、中后台统一’的思路,整合成都产业集团基金管理牌照,按照补齐短板、逐步做大的思路,加快设立天使投资基金、S基金,并委托成都科创投集团集中管理,提升成都科创投集团能级规模。”
无论区域还是产业,2024年以来私募股权基金设立的步伐不断,高新技术领域仍是热点。
2024年5月8日,中证指数公司正式发布中证建行科技创新领先(长三角)指数,是中国建设银行与中证指数公司面向长三角地区上市企业探索融合科创评价体系的第一条科技创新主题指数。该条指数基于建行科创评价指标体系,从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主题上市公司中选取50只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长三角地区兼具科技创新代表性和成长性特征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指数采用多因子选样规则,在使用市值因子基础上,同时引入基本面因子(成长因子、盈利因子)及另类因子(科创评分因子),以更好选取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较高成长确定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指数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个股权重上限为10%。
最新一期指数样本显示,机械设备、医药和电子为前三大权重板块,权重合计近50%,样本科技创新属性鲜明。根据最新年报披露信息,样本股企业的研发投入整体强度水平约为6.11%,远高于A股全市场2.61%的研发强度水平。样本企业过去三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0.46%、30.90%和7.15%,显著高于A股全市场的7.58%、20.16%、4.05%的同期增速。自基日以来,指数的历史收益表现优于可比较的基准指数。整体来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强的突出特点赋予了指数较好的收益弹性。
未来,双方还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国建设银行战略合作的框架下进一步探索更多依托于科创评价体系的主题指数,更好服务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求,持续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标的和基准。
单一股票型ETF于2022年首次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批准,起初投资者的接受度不是很高。但今年受欢迎程度急剧上升,第一季度资产规模增加一倍多,达到71亿美元。最大的单一股票型ETF是GraniteShares旗下基于英伟达股票的2倍多头基金,2024年的资金流入超过10亿美元,总资产接近20亿美元。提供单一股票型基金的资产管理公司表示,这些基金旨在用作短期交易工具,不适合不打算主动管理投资组合的投资者。这些基金每天都会产生其承诺的结果,这意味着复利效应可能导致与投资者预期的长期回报反差很大的结果。
杠杆型个股产品是双刃剑。
目前国泰君安、兴业、广发、国信、中金财富等在内的多家券商已申请“跨境理财通2.0”业务资格,其中,不少券商已递交材料,正处于等待批文阶段。也有部分中小券商在做市场调研,如长城证券、世纪证券等。证券公司参与试点跨境理财通,需要做好制度建设、账户设计、系统搭建、产品清单等准备工作,同时还需要准备与港澳合作券商的对接准备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证券公司需要建立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的内控制度、操作规程、与港澳合作机构的业务合作协议等文本制度协议;在账户设计方面,应具备确保资金闭环汇划、封闭管理的技术条件;在系统搭建方面,证券公司不仅需要完成内部系统改造工作,还需要与合作机构和监管机构做好系统对接,确保具备从事“跨境理财通”业务需要的专业人员、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人力、物力资源。国泰君安证券强调,从银行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的经验来看,海外存款、货币型基金等固收类相关产品持续受到投资者关注。记者了解到,国泰君安和国君国际专门进行了交流研讨,国君国际结合北向客户的经验,选取了货币型基金、债券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等产品进行了产品的筛选和储备,并对货币型基金进行了重点关注。
跨境理财通业务对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跨境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1.本材料仅供内部学习、参考,不得外传。
2.本材料所载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收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
3.本材料中各类信息仅代表资料收集当日我们从公开媒体资料中获取的信息,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
4.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顾问建议、投资咨询、投资建议、研究报告等。
5.市场环境变化,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本材料内容的准确性。
6.本材料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印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