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限内部使用
银企动态及主经纪商

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动态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习近平主持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6月23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并发表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6年来,面对惊涛骇浪、风吹雨打,金砖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勇毅前行,走出了一条相互砥砺、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既要回望来时路,牢记金砖国家为什么出发;又要一起向未来,携手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

 

五国领导人同意,在更多层级开展“金砖+”合作,积极推进金砖扩员进程,可以关注后续政策。

 

民生银行理财子获批开业

6月16日,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民生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的批复》(银保监复〔2022〕390号),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批准公司全资子公司民生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民生理财”)开业。根据中国银保监会批复,民生理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亿元,注册地为北京,主要从事发行公募理财产品、发行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这是继浦银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上银理财之后,今年年内获批开业的第四家理财子公司。2019年6月首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开业至今,三年间共有2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6家已经获批开业。

 

2022年已喜迎4家新理财子公司,理财子成立进程加速,各部门及分支应齐心协力,为理财子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银保监会回应河南个别村镇银行“取款难”

发布会,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领域改革与发展相关情况,并就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等话题接受媒体提问。

肖远企介绍,我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高风险影子银行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5万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大步推进,过去十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

针对最近河南个别村镇银行“取款难”问题,肖远企表示,近期河南地方公安机关还有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就河南个别村镇银行问题向媒体进行了通报,目前公安机关正在侦办,也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查封了一批涉案资产。银保监会将会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做好相关工作,已经责成河南银保监局履行监管职责,依法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监管再次发声,对于涉案银行而言,信誉受损或导致存贷业务难以开展,挤兑现象使得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应谨慎开展合作。

 

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七年发布“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

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七年发布“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榜单遵循简单、客观、专业的原则,参考巴塞尔协议Ⅲ和监管机构相关要求,按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排序,并对中国银行业前100家银行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及资产质量进行综合展示。

榜单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商业银行公开年报,同时覆盖所有类型中资商业银行。2021年,上榜银行资产总和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9.67%,创造了商业银行96.84%的净利润,包括6家大型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60家城商行、21家农商行和1家民营银行。

 

本次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榜单显示,分类型来看,2021年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增速分别为9.24%、9.50%、8.98%、15.99%,呈现整体稳步上升的趋势。

 

中证指数发布渝农商理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指数等定制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22年7月12日正式发布中证渝农商理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指数、中证渝农商理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指数、中证渝农商理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消费指数、中证全球智能驾驶主题指数、中证港美上市全球智能驾驶主题指数和中证华夏银行新经济债券指数,为市场提供更多投资标的。

中证渝农商理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指数系列(3条)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分别选取100只区域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50只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证券、30只消费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及该区域特色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根据我们在中证指数网站的整理。此前还有交银理财、苏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广银理财、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邮理财等发布了定制指数。

 

 

银行理财子定制指数,为其投资提供了参照基准,也体现出其投资偏好。可积极在研究、标的推荐、指数定制上多与其合作。

 

 

企业客户动态

海南自贸港首支QFLP母基金落地,重点投向区块链等产业

6月13日上午,海南生态软件园管理局发展有限公司与交银国际股权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数字产业一期基金签约仪式在海南生态软件园举行。该基金的设立标志着海南自贸港首支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母基金、首支市县级母基金落地,这也是交银国际首支落地海南自贸港的母基金。

此次设立的海南澄迈数字产业一期基金,由交银国际担任管理人、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担任托管行,基金将重点投向区块链、数字文体、数字健康、数字金融等园区重点优势产业,全力支持园区企业延链补链、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创新发展,共同做优做强数字经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千亿级数字产业集群。

 

关注海南地区数字经济投资事项。

 

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

2022年6月6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方案要求强化粤港澳科技联合创新:推动金融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新业务新模式,为在南沙的港澳科研机构和创新载体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私募基金参与在南沙的港资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探索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等政策试点,支持粤港澳三地机构合作设立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

 

港资创新型科技企业融资、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

 

公募REITs进入发展快车道,常州市开展基础设施REITs专题培训活动

常州市政府发文的《市国资委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思路》里提出,依托国有资源试点公募REITs、绿能和双碳REITs盘活资产的工作思路,引导市属国有企业积极抢抓机遇,有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落实企业防风险主体责任,盘活基础设施和创新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等存量资产,推动市场经济的有序增长。

从我国REITs市场来看,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7万亿元,基础设施REITs可支撑起1-3万亿市场。近段时期以来,常州市积极引导市属国有企业积极抢抓机遇,尽最大可能争取国家专项债发行规模;积极争取乡村振兴、绿色债、“双碳”公募基金等国家政策性、长周期债券和创新型、低成本融资工具。

未来城市方面或将依托供排水收费权、燃气经营权、公路桥梁收费权、应收账款以及土地等国有资源,抓紧研究突破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以及和创新中心、孵化器加速器等存量资产,通过债权、股权投资以及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更多吸引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券商资管等长期投资者直接融资。

 

关注常州地区REITs项目发行,与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券商资管等长期投资者投资对接。

 

上市公司定增保底协议无效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过程中,投资方为了锁定风险,很多都会要求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签订兜底协议,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承担“保本保收益”的义务,俗称“定增保底协议”。

关于定增保底协议的效力,本着尊重市场、尊重约定的原则,早期大多数司法观点认可其有效性。随着金融监管加强,因上市公司涉及公众利益,且《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和承销商及相关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操纵发行定价,不得直接或通过其利益相关方向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提供财务资助或者补偿,故司法实践中对定增保底协议效力争议越来越大,形成了“有效说”“无效说”两派,但从裁判案例来看,认为有效的观点居于主流。

2020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证监会公告〔2020〕11号】,新增第29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不得向发行对象作出保底保收益或变相保底保收益承诺,且不得直接或通过利益相关方向发行对象提供财务资助或者补偿。”由此,在证监会层面明文否定了定增保底行为的合规性。但因上述规定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连行政规章也不算,而合同无效要求“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故此这一文件出台仍未平息定增保底协议效力的争论。

2022年6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与以往类似文件大多为原则性、程序性规定有所不同,本次最高院以司法文件形式对不少审判实体性问题,明确了裁判规则,其中最为重磅的就是明确了“上市公司定增保底协议无效”。

“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等再融资过程中,对于投资方利用优势地位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主要股东订立的“定增保底”性质条款,因其赋予了投资方优越于其他同种类股东的保证收益特殊权利,变相推高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违反了证券法公平原则和相关监管规定,人民法院应依法认定该条款无效。”

在定增打折力度加大、锁定期缩短等政策利好情况下,保底行为确实容易形成利益输送,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在证监会监管规则明确的情况下,如果再允许此类“潜规则”存在,如果再从司法裁判的角度认定其有效性,确实是不合适的。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规定认为其无效,法律依据援引的是“证券法公平原则”,这是比较少见的,过去在利用“行政规章”否认证券交易行为效力时,往往向违反“公序良俗”的角度导引,这点值得引起关注。

几个理解问题:

1、有人会问,这个是针对新三板、北交所的司法文件,对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是否适用?

答:证监会层面已经明确否认了该行为的合规性,而且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与北交所上市公司法律地位相同,此处原文也是用的“上市公司”的表述,并未做区分。故此,笔者认为,无论从学理解释还是法律实证解释的角度,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亦应参照适用。

2、对上市前企业股权投资常见的“对赌协议”、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被收购公司及股东等作出的“业绩补偿承诺”等定性,是否有影响。

答:无影响,本规定只限于上市公司定增,对其他几类市场化合理行为均不影响。

(本条目由深圳分公司供稿)

 

 

资本中介动态

人保资产首笔债券出借业务成功完成

2022年6月10日,经过前期大量准备工作,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笔债券出借业务交易成功完成。

自2021年12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来,人保资产高度重视证券出借业务的开展,公司领导立即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前中后台各部门做好相关专题研究,制定相应制度;固定收益投资部广泛联系市场同业就债券借贷业务特点、后台结算、风险控制和交易策略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完成了相关交易对手主协议签署工作;随着制度和流程制定、系统测试、风险控制设定等准备工作推进,在上海疫情远程办公期间,公司召开风合会和投委会,通过远程会议方式,审议通过了债券出借业务的开展方案。

2022年6月份初,正值上海“重启”,人保资产按下复工“键”,公司固定收益投资部牵头联系,前中后各部门紧密合作,和交通银行成功完成首笔银行间债券出借交易,为后续更多账户、更大规模参与债券出借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保资产首笔债券出借业务成功完成,是公司落实集团“三新一高”发展要求的有效行动,也是人保资产积极履行金融央企责任担当的具体体现。未来,随着人保资产债券借贷业务规模的扩大,人保资产作为重要保险资金机构投资者,将进一步在优化资本市场供需结构、活跃证券市场、增加债券出借市场流动性、保险资金组合收益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继上期提到人保转融通出借股票后,近期其又完成首笔出借债券。出借了活跃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也提升了保险资管的组合收益率。银保间协同协作的机会还将得以持续。

 

云南省国有股权公司引入中国人寿增资90亿元

6月14日晚间,云南白药公告,公司并列第一大股东云南省国有股权公司引入中国人寿增资90亿元,增资完成后,中国人寿持有云南省国有股权公司24.79%的股份。云南白药的实控人,仍是云南省国资委,未发生变化。同日,中国人寿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透露了资金的投向。文章显示,“中国人寿-云南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计划(首期)”首笔90亿元资金完成投放,用于支持云南省国有股权公司投资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股权。

公告显示,此次增资后,国有股权公司的股权结构将由控股股东云投集团100%持股变更为云投集团、中国人寿分别持股75.21%、24.79%。国有股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为云南省国资委,不发生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白药6月6日晚间公告,云投集团将其所持有的国有股权公司100%股权质押至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国寿资管”),云投集团已于2022年6月1日完成质押登记手续。

云投集团当日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国人寿向云投集团进行战略投资,首期战投资金达90亿元。该股权计划由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全额出资,资产管理公司具体实施,后续有望达到200亿元的战略投资,这将为云南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互动融合注入强有力的金融动力,赋能全省构建产业联动经济生态圈,不断提升国资国企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打造“国资一盘棋”,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据悉,此次中国人寿对云投集团战略投资期长达12年,与此同时,省财政将加大对云投集团的支持,其目的就是继续强化云投集团作为省政府的战略工具作用,为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互动融合注入强有力的金融动力。云投集团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其承接国有资本和资源整合平台功能定位,进一步助推云南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保险公司资金负债端久期较长,因此其资产端更为长期稳定,更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随着保险投资新规的落地,保险寻找优质资产的动力更为充足,地方特色企业和属地保险机构对接的机会在增加。

 

 

机构交易动态

可转债新规即将落地,炒作热潮还未褪去

2022年6月17日,深交所、上交所同时发布了《关于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当性管理相关事项的通知》。同时,两个交易所也双双发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近年来,可转债尤其是小规模、低评级新券频遭炒作。新规将投资者门槛大幅提高,并压缩日涨跌幅,增设“龙虎榜”。预计新规实施之后,市场有望降温。但由于 T+0 依然存在,资金依然有腾挪的空间,因此部分可转债的剧烈波动是否能就此被平滑,仍然亟待后续观察。从长远来看,市场的长期良性发展仍然需要更加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让投资者充分获知投资交易的风险性,理性做出投资判断,提高市场效率。

 

可转债新规出台的目的在于打击炒作风气,但炒作热潮当前还未退去,甚至在短期内点燃了“末日轮”行情。从长期看,新规对正常可转债交易影响不大,随着后续具体内容的落实,转债市场妖债炒作的现象也会大幅减少,转债市场供给即将恢复,转债市场有望更加高质量平稳运行。而入市门槛限制使得新进入的散户数量边际减少,可转债的 定价权也将更向相对专业的投资者靠近。

 

走出阴霾的量化巨头 今后还敢不敢“开快车”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摔过跤的量化巨头们,正在大容量、高收益、低波动这三角关系中重新寻找平衡点。数据显示,去年大批量备案新产品的量化巨头,今年以来明显减慢了备案节奏。在主动压降规模之后,伴随市场的企稳,近期头部量化私募的超额收益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多位掌门人也在教训中深刻反思,未来在规模拓展上保持克制,不能只想着“开快车”,更重要的是“造好车”,将策略容量与募资节奏、团队实力适配好。

 

万物皆有周期,“量化大厂”也没能逃过这一宿命。近期头部量化私募超额收益明显修复,一方面由于近期市场环境对于大多数量化策略较为友好,另一方面也因为部分量化私募去年四季度之后在规模、策略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优化。经历过业绩低谷期的头部量化私募在规模拓展上愈发谨慎和克制。除了提升团队的创造力和挖掘数据的能力、 丰富选股因子,头部量化私募不断加大 IT 设备、超级算力等方面的投入和储备,在算法交易方面开启了更为激烈的“毫秒之战”。

 

 

场外业务及机构产品服务动态

中证协公布场外期权业务收入发布,国君排名第七

被誉为“券商最赚钱的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去年仍旧保持高增长,行业格局随之变化。在行业人士看来,场外衍生品业务也是少数头部券商的专属业务。

近日,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2021年度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排名,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主要是指场外期权业务,收入口径是经公允价值调整的场外期权业务收入扣减对冲成本。数据显示,20家券商2021年场外期权业务总收入112亿元,同比增59.46%。

去年的场外期权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19.42亿元)、申万宏源(18.91亿元)、华泰证券(14.74亿元)、中金公司(12.19亿元)、海通证券(11.30亿元)、中信建投(8.76亿元)、国泰君安(6.06亿元)、招商证券(4.94亿元)、银河证券(3.78亿元)、国联证券(2.81亿元)。

场外衍生品业务尚属蓝海,部分头部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去年增速较高,申万宏源、国泰君安场外期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83.29%、74.80%,基数较低的两家头部券商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同比增速分别为1947.78%、557.19%。此外,也有头部券商该业务收入下滑,招商证券去年该收入同比下降16.32%。被誉为“券商最赚钱的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去年仍旧保持高增长,行业格局随之变化。在行业人士看来,场外衍生品业务也是少数头部券商的专属业务。

近日,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2021年度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收入排名,基于柜台与机构客户对手方交易业务主要是指场外期权业务,收入口径是经公允价值调整的场外期权业务收入扣减对冲成本。数据显示,20家券商2021年场外期权业务总收入112亿元,同比增59.46%。

去年的场外期权业务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19.42亿元)、申万宏源(18.91亿元)、华泰证券(14.74亿元)、中金公司(12.19亿元)、海通证券(11.30亿元)、中信建投(8.76亿元)、国泰君安(6.06亿元)、招商证券(4.94亿元)、银河证券(3.78亿元)、国联证券(2.81亿元)。

场外衍生品业务尚属蓝海,部分头部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去年增速较高,申万宏源、国泰君安场外期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高达83.29%、74.80%,基数较低的两家头部券商银河证券、广发证券同比增速分别为1947.78%、557.19%。此外,也有头部券商该业务收入下滑,招商证券去年该收入同比下降16.32%。
 

 

面对友商在场外衍生品上的发力,就需要从销售交易、产品设计、交易对冲、研究支持以及量化模型等方面进行更加专业化的团队分工和高效协同,全面为客户提供综合业务解决方案,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提升产品定价和交易效率。

 

众多平台下架“智能投顾”功能

2022年6月25日,招商银行发布了公告显示,招商银行App将针对摩羯智投原持仓相关界面进行相应改造,原组合名称将发生变更,持仓客户可通过招商银行App账户总览进入,查看基金持仓明细;客户可选择继续持有,也可选择通过招商银行App一键赎回原摩羯智投项下基金产品,或选择赎回持仓中的单只基金。“摩羯智投”业务自2022年7月1日起,将不再提供购买、调仓、业绩展示、投资陪伴等服务,赎回交易不受影响。

“摩羯智投”是招商银行智能投顾服务,招商银行基金智能投资组合服务协议显示,基金智能投资组合服务指招商银行在代理基金销售业务基础上为投资者提供的一项基金组合销售服务,投资者可以自行选择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策略,也可以由系统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测评结果为其推荐对应的投资组合策略,由投资者决策是否购买该组合并享受后续服务。

不止招商银行“摩羯智投”,去年同期,至少包括工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智能投顾服务暂停申购功能,存量客户服务不受影响。

工商银行公告显示,为落实监管要求,根据《中国工商银行AI投服务协议》的约定,该行将于2022年6月30日起终止AI投协议并停止申购、调仓服务。

1、自2022年6月30日起,该行将停止包括AI指数、AI智投和AI策略在内的产品申购,您将不能新增购买AI投产品。若您已购买产品,可正常进行产品赎回,该行已为您精选了优质产品,欢迎前往“产品优选”栏目选购。

2、若您选择继续持有AI投产品,该行将通过手机银行AI投版块提供资产查询、产品赎回服务。您持有的AI投产品将于7月末自动转换为成分基金,该行将原AI投产品一揽子赎回服务升级为任意单只成分基金申购、赎回及查询服务。

不可忽视的是,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已正式获准成为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机构,成为首批获得该业务试点资格的银行。平安银行APP显示,其“平安智投”页面相关信息被清空。

除此之外,中信银行于2022年5月30日发布的《关于经典组合ZXZT系列暂停服务的通知》显示,根据监管发布的《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经典组合将在6.30日停止服务。

建设银行的“龙智投”服务已显示为“(原)龙智投”,页面显示,“根据最新法规,我们将按照监管要求对龙智投组合进行调整,暂停购买、定投签约及追加功能。”多家银行暂停智能投顾服务是由于监管部门下发《关于规范基金投资建议活动的通知》,明确了基金投顾业务必须遵守六大底线:一是业务开展主体为基金销售机构;二是标的基金为基金销售机构代理销售的基金产品;三是服务对象限于该机构的基金销售业务客户;四是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资建议与客户单独签订合同;五是不得就提供基金投资建议服务单独收取费用;六是不具有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资格的机构不得提供基金投资组合策略投资建议,不得提供基金组合中具体基金构成比例建议,不得展示基金组合的业绩,不得提供调仓建议。

在银行业纷纷暂停智能投顾服务的同时,也有银行转变为代销模式。广发银行APP显示,其“广发智投”服务仍在提供服务,具体产品页尾显示,投顾服务由公募基金投顾试点机构提供,该行提供基金销售服务,并强调投顾组合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顾组合中的基金产品由基金管理人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

 

智能投顾最近热度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政策趋严和技术遭受质疑。随着基金投顾规范相关文件的出台加速完善了行业制度法规体系,不仅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优化市场竞争格局,还可以引导投资者树立科学、长期的投资理念,更好地维护投资者权益。

 

部分私募产品雪球结构期权投资比例或受限

据报道,近日部分头部私募在新产品备案时,监管要求私募产品如果投资雪球结构期权,投资比例不得超过25%。“最近在产品备案时,如果产品为全范围投资的基金,监管会询问产品是否会投资雪球结构期权(该雪球结构产品与投资者交流交易平台雪球并无关联),如果投资的话,需要按照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的标准,即投资比例不能超过25%,因此最近我们在合同中重新标注了‘若本产品投资雪球结构,则期权费以及初始缴纳的保证金合计不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25%’,目前正等待托管方反馈。”沪上一家百亿级量化私募人士透露。

资料显示,去年9月,部分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就曾收到窗口指导,要求单只产品投资雪球结构期权的比例不超过25%。今年1月,部分涉及衍生品业务的信托公司也收到监管窗口指导,要求暂停涉及雪球类券商收益凭证产品的发行。

业内人士坦言:“雪球结构产品去年以来受到监管的重点关注,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的比例限制比较明确,但对于私募,监管一直没有相关的窗口指导或明文规定进行限制。此次中基协在备案时提出25%的上限要求,可以看出雪球结构期权严监管仍在持续。”值得注意的是,6月2日,中基协发布《关于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工作相关事宜的通知》,其中包含《私募投资基金备案关注要点》(下称“要点”)。要点也提示,私募管理人针对单一标的,以及收益互换、场外期权等场外衍生品标的,进行详细、明确、充分的披露。

 

一方面,可积极关注公司的应对策略及产品创新,另一方面,固收加雪球的模式(公司产品系列“凤瑞”)有望更进一步开拓市场。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1.本材料仅供内部学习、参考,不得外传。
2.本材料所载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收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
3.本材料中各类信息仅代表资料收集当日我们从公开媒体资料中获取的信息,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4.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顾问建议、投资咨询、投资建议、研究报告等。
5.市场环境变化,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本材料内容的准确性。
6.本材料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印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