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限内部使用
公募保险及私募信托客群动态

公募、保险动态

停牌逾3个月8家品牌房企物企遭恒生指数剔除

7月11日,中国恒大、融创中国、世茂集团、佳兆业集团、中国奥园5只地产股,及恒大物业、奥园健康、彩生活3只物业股被正式剔除出恒生综合指数。

上述企业被剔除恒生指数显然是受连续数月的股票停牌影响。恒生指数公司表示,按照恒指编算规则,证券连续停牌超过3个月则不符合恒生系列指数候选资格。

同日,深交所公告称,因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中型股指数、小型股指数实施成份股调整,中国奥园、融创中国、中国恒大、世茂集团、恒大物业、佳兆业集团共6家房企被调出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这也意味着,内地投资者不能再通过港股通购买上述股票。

7月8日盘后,华夏基金发布公告称,自7月8日起,华夏恒生中国内地企业高股息率ETF持有的“世茂集团”按照1.34港元进行估值,对华夏恒生中国企业ETF持有的“融创中国”按照1.39港元进行估值。

7月9日,南方基金公告,对旗下南方恒生中国企业ETF持有的“融创中国”按照1.37港元进行估值。博时基金也同时下调了“世茂集团”及“融创中国”两只港股的估值,估值分别调整为1.34港元、1.39港元。世茂集团停牌前的股价为4.42港元,融创中国为4.58港元。

 

相关ETF对股票估值进行了修正,导致净值出现下修。相关风险值得关注。交易制度和指数编制规则的特点,也是基金持有人需要关注的方面。

 

公募基金数量超过10000只市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末,我国公募基金数量达到9872只,加上今年6月份新成立的135只新基金,正处于发行期的90只基金,排除6月份清盘的20只基金,目前已经面市的公募基金总数量已经多达10077只,超过了1万只大关,又创下了公募基金历史上的里程碑时刻。多位基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目前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超26万亿,基金数量超过10000只,整体说明了公募基金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行业实力显著增强,公募基金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末,我国公募基金数量达到9872只,加上今年6月份新成立的135只新基金,正处于发行期的90只基金,排除6月份清盘的20只基金,目前已经面市的公募基金总数量已经多达10077只,超过了1万只大关,又创下了公募基金历史上的里程碑时刻。多位基金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目前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超26万亿,基金数量超过10000只,整体说明了公募基金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行业实力显著增强,公募基金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超10家基金公司上报“让利型基金产品”方案

曾出现在推动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中的“让利型基金产品”,或正在筹划之中。已有多家基金公司上报了管理人合理让利型产品相关方案,不过目前尚未有明确的产品形式。实际上,基金行业历史上曾出现“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的基金产品,也有按照业绩来收取管理费的浮动费率基金,在管理费“让利”上已有不少尝试。行业传出让利型产品大致有几个原则:一是不赚钱不收管理费;二是基金规模越大,费用越低;三是投资者持有时间越长,费用越低。

 

“让利型基金产品”体现将持有人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管理人与持有人的利益共担,鼓励管理人进一步充分发挥主动管理能力,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6月基金发行份额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年内首现百亿规模权益新基金

基金发行市场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冷清后,近期明显回暖。通联数据统计,按基金成立日计算,6月新发基金数量达到139只,月度合计基金发行份额达2358.10亿份,相比5月的91只、917.96亿份分别增长52.75%、156.88%。6月基金发行份额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7月5日,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的火热结募,标志着今年发行市场的百亿爆款终于从同业存单基金、REITs转向主动权益基金。多位公募名将近期趁机纷纷推出新品,郑澄然、茅炜、施成携新品亮相,更多爆款或将出炉。

 

因疫情总体得到控制、经济稳增长政策正在陆续发力,二季度股票市场的情绪明显好转,下半年权益市场可能会有较好的态势,可以适当加大对权益基金的布局。基金公司对于三年期权益产品热情高涨,预计未来将继续发力布局这类基金。

 

基金公司积极布局“长持有期”产品

受全球市场波动影响,今年A股市场表现不佳,持有期产品成权益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今年权益类持有期基金热销469亿,接近权益类基金的“半壁江山”。业内人士认为,权益类持有期基金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相契合,近年来不断快速发展,有望逐渐成为权益类基金重要的运作形式。对于投资者而言,认购持有期基金可以避免频繁申赎带来的成本,长期来看,更长的投资期限也有利于提升投资胜率,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基金公司布局包括定开型或带有“持有期”的主动权益产品积极性很高,但比较常见设置仍是3个月、6个月、1年的这类偏短开放周期,超过3年的“长持有期”产品占比仍少之又少,大概尤其5年期主动权益基金仅2只(不含FOF产品)。

 

头部公司或者权益投研能力较好的公司积极布局三年持有产品,三年基本能够覆盖一轮国内股市的小周期,三年持有期的设置或能让投资者经历一次比较完整的市场周期,规避了一些不必要的提前止盈止损的操作,从胜率和收益两方面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多家公募积极布局小盘股产品

今年以来,华夏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兴银基金、中信建投基金、中欧基金等陆续发行了中证1000指数的相关产品,万家基金、申万菱信基金也于六月相继发布了国证2000指数相关产品,证监会网站显示,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等机构均于近期上报了中证1000指数基金产品,小盘股的投资价值再次引起业内关注。多位基金人士对此表示,近两年随着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小盘风格又逐步回归。目前来看宏观环境更加利于小盘风格,年内公募积极布局也将带动增量资金进入小盘股,进一步推动小盘股的强势。预期后市小盘风格或将持续占优,不过高收益亦伴随高风险,建议投资者采用一篮子投资或者指数投资的方式以降低风险。

 

中金所已发布中证1000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征求意见稿,小盘股迎来风险管理工具,相关策略实施成为可能,在中证500相关策略拥挤的情况下,后续中证1000指数相关产品规模将迎来爆发式发展。

 

 

私募、信托动态

刚刚完成备案!600亿“顶流”周应波出手!最新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由前公募基金经理周应波创办的运舟资本已于7月11日完成备案,除了周应波担任法定代表人之外,原中欧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银华基金前副总陆文俊将出任总经理一职。据渠道人士透露,运舟资本旗下首只私募基金预计今年三季度发行,该基金属于成长策略基金,周应波将亲自挂帅,担任全市场成长风格基金经理。谈及后市,周应波表示,预计资本市场在2022年走出低谷后,依然会以结构性机会为主。行业层面,看好2022-2025年新一轮创新周期的开启,尤其看好能源变革、AI在各行业的应用、中国制造升级、新兴消费等四大方向带来的机遇。此外,他还看到经济进入存量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变革中孕育机会”,在国企改革、并购重组等领域将会有较多投资机遇出现,将自下而上地掘金其中。

 

关注顶流公募基金奔私后动态。

 

“封盘”再现!有产品今年以来涨超60%,量化CTA策略表现亮眼

近日,高频量化CTA私募机构泽源私募宣布旗下部分产品封盘。这是继上周鲨鱼资产宣布阶段性封盘后,又一家机构主动“闭门谢客”。其中,某封盘的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超过60%。

泽源私募回应记者称,封盘主要是想控制规模,策略容量并非主要原因。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策略的规模容量与所使用的杠杆比例有关,市场主流CTA管理人策略容量在10亿元以上。

 

已有CTA管理人封盘,需要分析所覆盖CTA管理人是否有核心策略开放给我们或我们的合作资方。

 

威灵顿寰宇私募基金完成备案成为QDLP私募基金管理人

7月5日,威灵顿投资管理宣布,其位于上海的全资子公司威灵顿寰宇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登记,成为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私募基金管理人。前不久还有瑞联私募基金也成为了QDLP私募基金管理人,近年来有不少外资获得QDLP试点资质,并完成备案登记。基金业协会网站信息也显示,威灵顿寰宇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25日,注册资本200万元,注册和办公地都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其由威灵顿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100%控股;这家机构在今年7月1日完成备案登记,机构类型是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

 

随着大众富裕阶层理财观念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高净值人士将资产配置的眼光投向海外。QDLP的问世,进一步丰富了跨境产品的可投资标的种类,极大满足了境内投资者以人民币配置海外资产的需求。

 

“中考”放榜:64家百亿级私募还在“坑里”

在刚刚过去的6月中,市场企稳反弹,百亿级私募业绩也得以“回血”。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有业绩记录的87家百亿级私募整体收益为5.41%,其中80家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91.95%。实现正收益的百亿级私募中,当月收益超过10%的机构更是高达22家。至此,今年上半年,有业绩记录的87家百亿级私募整体收益回撤收窄至3.85%,其中正收益占比也提升至26.44%。具体来看,上半年玖瀛资产以超过17%的收益成为业绩冠军,洛肯国际、黑翼资产和思勰投资分列第二、第三和第四位,上半年平均收益均超过8%。而在浮亏的百亿级私募中,多家为曾经的业绩冠军,“冠军魔咒”似乎在今年上半年再次应验。

 

市场风格变化和管理规模激增是拖累业绩的主要原因,选择管理人时可以观察其中长期业绩表现及波动情况,选择与自己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同时对于规模激增的私募保持谨慎态度,确定其投研实力走在规模之前,再进行投资。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1.本材料仅供内部学习、参考,不得外传。
2.本材料所载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收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
3.本材料中各类信息仅代表资料收集当日我们从公开媒体资料中获取的信息,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不对本材料内容的更新、修改负有主动通知变更的责任。4.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顾问建议、投资咨询、投资建议、研究报告等。
5.市场环境变化,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分析方法的局限性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本材料内容的准确性。
6.本材料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翻版、复印和发布。